close

大冠鷲

別名: 蛇鵰、蛇鷹
科名: 鷹科 蛇鵰屬
學名: Spilornis cheela
分佈: 0~2000公尺的山地,更高海拔山區偶可見,其中以500公尺以下的淺山區域及丘陵最為常見,偏好被人類開發過但人口密度不高的森林間隙地帶。其來自蛇鵰停棲時常豎起那頭後方黑白相間的冠羽。為台灣體形第二大的猛禽(僅次於雄鷹)

大冠鷲2

在南部地區,地方耆老亦將蛇鵰喚作「鹿紋」(台語),據周鎮先生所著之台灣鄉土鳥類誌中提到,蛇鵰其胸腹部雜有白色斑點,似是梅花鹿之紋路,因此有「鹿紋」之俗稱。現今民眾也常稱蛇鵰為蛇鷹,亦貼切反映其食性。大冠鷲是厲害的御風者,飛行的姿勢穩重平穩,鼓翼時也是不急不徐,領域性不強的牠可常常看到好幾隻一起在空中盤旋。大冠鷲鳥如其名頭頂至後枕的位置有黑白相間的冠羽。此外黃色的虹膜及鮮黃色的眼先及蠟膜也是牠的辨認特徵。

大冠鷲3

鷹眼3

對賞鷹新手來說大冠鷲可說是最佳的觀察目標。因為數量普遍、都市和近郊都很容易看到,再加上其龐大的體型、不怕人的個性,更重要的是出現時還會來一段鳴叫,使得牠被發現的機率比其它猛禽高得多,然而可別因為常見而忽視牠!牠可是邁入進階賞鷹者的踏腳石,只要記熟形態,不少難認的大型猛禽都可以藉由與大冠鷲的不同而成功辨認。

鷹眼1

大冠鷲 ㄉㄚˋ ㄍㄨㄢ ㄐㄧㄡˋ大冠鷲分布很廣,在東亞、南亞、東南亞都有發現,從喜馬拉雅山到印度和斯里蘭卡到中國南方及印度尼西亞,築巢在森林近水邊的樹冠,鳥巢以樹枝條構成,且一巢只生一個蛋。

鷹眼2

高約55至75公分,成鳥背面和後頸為黑褐色,胸部和腹部和翼下為淡褐色,胸腹有白色斑點,停棲時可見明顯冠羽,在高空時翼開展保持以淺V字型翱翔,尾巴和翼下後緣為黑色有一條白色橫帶。大冠鷲鳴叫聲是「呼、呼、悠悠阿」,聲音高昂,遠處可聽聞,尤其是在早上過後,靠著熱氣流盤旋飛上高空。大冠鷲主要以蛇這類爬蟲類為食,多在森林裏獵捕,也捕食蜥蜴、小型鳥、鼠類、蛙類、昆蟲。

 

arrow
arrow

    花兒芭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