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戴鋼盔的林鴛鴦(美洲木鴨)
(學名:Aix sponsa)又名樹鴛鴦、美洲鴛鴦、美洲木鴨,是鴛鴦屬的一種鳥類,棲息在北美地區,在台灣屬於稀有水鳥。頭戴鋼盔的林鴛鴦(美洲木鴨)非常漂亮可愛!有別於傳統的中國鴛鴦。
目前分類:昆蟲鳥類 (36)
- Nov 14 Sat 2020 17:07
頭戴鋼盔的林鴛鴦(美洲木鴨)
- Oct 29 Thu 2020 13:24
【黃尾鴝♂、♀】不普遍的冬候鳥
黃尾鴝(ㄑㄩˊ)(學名:Phoenicurus auroreus)為鶲科紅尾鴝屬下的一個種。俗名灰頂茶鴝、紅尾溜,北紅尾鴝。全長14至15公分,是中等體型而色彩艷麗的紅尾鴝屬鳥類。常見。雄鳥下體栗色,雌鳥下體褐色。區別於其他紅尾鴝,黃尾鴝雌雄均具有顯著的白色倒三角形的翼斑。主要分布於亞洲東部,包含俄羅斯遠東地區、蒙古北部、朝鮮半島、日本、台灣、中國大陸的東北、華北、華中至華南一帶,以及中南半島北部。
- Oct 23 Fri 2020 14:38
美麗鮮豔的【鴛鴦】
本名鸂鶒,又稱中國官鴨(英語:Mandarin duck)學名:(Aix galericulata),、烏仁哈欽、五彩鴛鴦、匹鳥、鄧木鳥,是雁形目雁鴨科鴛鴦屬的一種水鳥。經常出現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和神話傳説中。其中鴛指雄鳥,鴦指雌鳥。
- Sep 08 Tue 2020 10:05
合歡三寶【台灣朱雀♂】
酒紅朱雀,別名朱雀,屬雀科,大小如麻雀,分布於海拔2000公尺以上地區,台灣特有亞種,為台灣地區中高海拔鳥類。
是合歡山區的「紅寶石」,因為雄鳥全身有如葡萄紅酒般的羽色而得名,在合歡山 、塔塔加、大雪山 、太平山等中高海拔山區都曾為牠留下倩影,是中高海拔區常見的山鳥。
酒紅朱雀的雌鳥羽色雖然沒有雄鳥那麼豔麗,可是牠們卻是勤勞的鳥兒,牠們常把居住的環境弄得很漂亮;雌鳥甚至會用一些蘚苔、蛛絲來把巢佈置地與眾不同呢!
雄鳥全身紅酒般暗紅色,白色眉斑。雌鳥全身暗褐色有黑色縱斑。
- Aug 19 Wed 2020 08:50
紅尾伯勞
- Jun 18 Thu 2020 13:22
芒草叢飛翔【灰頭鷦鶯】
- Jun 18 Thu 2020 13:00
龐克頭【綠畫眉】
- Jun 15 Mon 2020 14:35
【臺灣藍鵲】育雛記
臺灣藍鵲的繁殖季在3月至9月,採成對繁殖。牠們會用叫聲搭配飛舞動作來求偶。臺灣藍鵲傾向在稀疏的樹林築巢,樹種不拘,夠隱密即可。牠們多半選擇巢樹約4/5處築巢,高度約10公尺左右。選好巢位後,雌、雄鳥會一同到地面銜小樹枝當巢的材料。牠們大約會花上一星期築巢,搭出來的巢像個淺碗。
- Jun 14 Sun 2020 17:24
生性膽小【弧邊招潮蟹】VS指揮交通【清白招潮蟹】
【弧邊招潮蟹】又稱網紋招潮蟹,背甲前端有黑白網狀紋路,體色多變,步足由內而外呈紅色至灰綠色,雄蟹才具大螯並常打開螯指上下揮舞,螯為紅色,眼柄長而色如淡土,眼球色較深。退潮時會從洞口挖土修築煙囪型洞口,洞口附近常有擬糞顆粒,主要分佈於海岸泥灘地及紅樹林、河口濕地。
- Jun 12 Fri 2020 16:20
【大彈塗魚彈跳求偶舞】
俗稱「花跳」的大彈塗魚,體側有許多藍色斑點,身長15-20公分。大彈塗是素食者,以口器在泥灘地上刮取藻類為食。由於泥灘地甚為平坦,為了讓遠方的異性更注意到自己,在求偶時,大彈塗魚會在洞口外面不斷地往上彈跳,同時展示其帶有漂亮藍色斑點的背鰭。
- Jun 12 Fri 2020 14:54
珍貴稀有【渡邊氏東方蠟蟬】
- Jun 05 Fri 2020 00:01
桃園竹圍【小燕鷗】交尾VS育雛
海鷗堅毅飛翔、無懼狂風巨浪的勇氣,從古至今都被歌頌讚美。而海鷗求偶交尾、保持平衡的功力也是浪漫迷人的!炎熱的夏季是台灣的「燕鷗季」,在台灣本島及諸離島海域常見的如小燕鷗、蒼燕鷗、玄燕鷗、紅燕鷗、鳳頭燕鷗、白眉燕鷗等,這些鷗科鳥類在台灣臨近海域主要目的是覓食與繁衍後代,台灣周邊海域因為有豐富的魚類資源,可以提供這些鷗科鳥類繁衍所需,而牠們為了避開人類的干擾會選擇無人小島或礁石繁衍下一代,而小燕鷗是唯一在台灣本島有繁殖紀錄的鷗科鳥類,不過隨著土地開發與環境的破壞,小燕鷗在台灣本島繁殖的棲地將越來越少。
- May 01 Fri 2020 08:20
百大入侵物種【埃及聖䴉】
- Apr 28 Tue 2020 07:47
可愛的過動兒:【綠繡眼】
- Apr 27 Mon 2020 11:18
稀有冬候鳥:【小鵐】VS【黃眉鵐】
鵐科的鳥類,都會讓人有一種”這不就是麻雀嗎?”不過其實他們幾乎都屬於過境或是冬候鳥,也不是什麼時間都可以看到他們,台灣地區大部分能看到的鵐科鳥類首先是黑臉鵐,接下來就是小鵐了,小鵐在日文裡的名字是小頰赤,聽名字就知道小鵐的臉有一點帶紅色的感覺,體型也是鵐科鳥類中最小的,體型甚至比麻雀還小,但是在馬祖,小鵐應該是過境數量最多的鵐科鳥類,台灣常見的黑臉鵐比例反而還比較少呢。
- Apr 17 Fri 2020 20:48
【黃頭扇尾鶯】VS【百日菊】
黃頭扇尾鶯是台灣特有亞種鳥類,棲息於海拔200公尺以下之濃密草叢中,以捕捉草叢間的昆蟲為食。在臺灣的繁殖期為4~6月,每窩產蛋3~4枚,蛋為淡青藍色,有咖啡色斑點。
此“黃頭”之名,為來自分在於華南之亞種特徵,此亞種,其繁殖期的雄鳥,頭頂部羽毛,呈橙色,因而得名。
- Apr 08 Wed 2020 08:48
【岩鷯ㄌㄧㄠˊ】台灣特有亞種
學名:Prunella collaris 英名:Alpine Accentor 科別:岩鷚科 身長15cm,岩鷚分布於歐洲及亞洲喜馬拉雅山區、中央亞細亞、西伯利亞南部、蒙古、中國以及日本等地方之高海拔山區。
- Apr 07 Tue 2020 14:57
外來種【白腰鵲鴝】♂
清亮婉轉的鳴唱聲,輕快敏捷的身影,長尾羽、黃腹部、白腰斑, 這就是被列為中國四大鳴禽之一的白腰鵲鴝,因為是外來種會造成台灣生態改變。生物學者口中的白腰鵲鴝,就是寵物店家常說的「長尾四喜」,取其(公鳥)愛唱歌,長得又亮眼的討喜外型而得名。
- Apr 07 Tue 2020 09:43
中橫公路武嶺的「金翼白眉」
- Mar 29 Sun 2020 23:40
【喜鵲】與人類親近的鳥類
天天看到的喜鵲,跟人類生活形態接近,是學習鳥類攝影最好幫手。
又名鵲、烏鵲、客鵲、飛駁鳥、干鵲、神女,是雀形目鴉科鵲屬的一種(計有10亞種)。體型大,頭、頸、背至尾均爲黑色,並自前往後分别呈現紫色、綠藍色、綠色等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