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白腰鵲鴝1

清亮婉轉的鳴唱聲,輕快敏捷的身影,長尾羽、黃腹部、白腰斑, 這就是被列為中國四大鳴禽之一的白腰鵲鴝,因為是外來種會造成台灣生態改變。生物學者口中的白腰鵲鴝,就是寵物店家常說的「長尾四喜」,取其(公鳥)愛唱歌,長得又亮眼的討喜外型而得名。

白腰鵲鴝2

然而,寵物貿易業者眼中的寶,飼主耳中的美妙旋律,卻是保育人士心中的痛。從東南亞、南亞一帶,經由人為引進的外來種白腰鵲鴝,美則美矣,卻對台灣本土生物帶來生存威脅。

白腰鵲鴝3

「與台灣本土鳥種彼此之間競爭巢位,是白腰鵲鴝帶來的生態威脅之一。」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鳥類組研究員范孟雯解釋,巢位競爭並非特指鳥類之間的搶占行為,而是白腰鵲鴝和其他一樣以現成樹洞築巢的土本鳥競爭鳥巢,亦即彼此之間的巢洞資源重疊,一旦外來鳥數量增加,可用的巢洞幾乎被外來鳥搶先作為繁殖利用時,等於減少本土鳥的棲息空間。

白腰鵲鴝6

在現有實例上,研究人員在雲林林內地區調查白腰鵲鴝時,便首度記錄到名列台灣保育類鳥種名錄第二級的黃嘴角鴞(Otus spilocephalus),也會利用竹筒洞穴築巢,恰好和白腰鵲鴝會利用的巢洞資源重疊。此外,亦曾發現棕面鶯(Abroscopus albogularis)在白腰鵲鴝巢洞外停留觀看,由於鳥類在築巢前會先探洞,研究團隊由此推斷,雖然兩鳥未有直接的攻擊競爭行為,但潛在顯示兩鳥使用相同的巢洞資源。

白腰鵲鴝5

白腰鵲鴝來到台灣後和原產地的棲地環境大致相向,出現在竹林、龍眼林、及次生闊葉林。占地之餘,主要以蟲類為主食的白腰鵲鴝,在食物資源也和本土鳥重疊,包括螞蟻、蜈蚣、蚯蚓、蜘蛛、蝴蝶和蛾類的幼蟲等,和棲地內其他台灣本土鳥如小彎嘴畫眉( Pomatorhinus ruficollis)、台灣畫眉(Garrulax canorus)、繡眼畫眉(Alcippe morrisonia)等相互競食,更有記錄顯示,白腰鵲鴝會捕捉同屬於台灣本土的日本樹蛙(Buerge japonica)。

白腰鵲鴝32

白腰鵲鴝33

白腰鵲鴝4
寵物鳥的市場需求,是人為引進白腰鵲鴝至台灣的根本源頭。一九九五年,白腰鵲鴝在獸醫祁偉廉針對台北市寵物鳥類販售狀況的調查報告中出現,但第一次在野外的記錄則是早在一九八八年的台北植物園。根據各地鳥友與保育人士走訪鳥店發現,公鳥在市場上可以賣到二千至三千元不等,母鳥因外型不討喜,價格一千元有找。只消看看公鳥黑藍色與橙紅色相間的羽翼,聽聽悅耳嘹亮的鳴叫,就能想像牠們之所以成為熱門寵物的原因。在中國,白腰鵲鴝還有四大鳴禽之一的雅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花兒芭比 的頭像
    花兒芭比

    花兒芭比,你在哪裡?

    花兒芭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